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,当代文艺界有多种说法,其中就有“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,形成和壮大于安徽省怀宁县(安庆地区)”一说。但是,这一流传甚广的说法最近被一本专著所证伪。
众多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证,近期专门出版了《黄梅戏起源》研究专著,以大量史实,详细揭示了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:黄梅戏是以安庆为中心源起并形成的戏曲剧种。
尽管黄梅戏的个别唱腔起源于黄梅县的采茶调,但是必须要强调,最早形成于黄梅县的是黄梅(采茶)调,并非是后来传唱四海的黄梅戏。
戏是戏,调是调,戏与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调的构成元素主要是曲调、旋律,戏的构成元素却需要人物故事、矛盾冲突以及曲折的情节等。当然,戏曲除了要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曲调,独具特色的方言(念白、唱腔)亦是不可或缺的。黄梅(采茶)调属鄂东语系,黄梅戏则带有明显的怀宁、潜山等地方音调。
当时的怀宁(安庆府驻地)是安徽省的省会,经济相对发达,怀宁方言是安徽的官话,因此黄梅戏曾被称为“怀腔”、“府调”。
黄梅戏研究专家王长安说:“一个剧种的诞生,并不以声腔的出现为依据,而应以戏剧要素的整合完成为标志。就像一座大厦的问世,不以水泥的出厂日期为准一样……作为一个讲安庆方言的剧种,我们有理由说:黄梅(采茶)调在湖北,黄梅戏在安徽”。
安庆地区是荆楚文化、中原文化、吴越文化的交汇处,民间艺术宝藏丰富,南北艺术长期在这里交融,有着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。正是这块文化风水宝地,为黄梅戏的孕育、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良土壤。
黄梅戏的来源 扩展
怀腔和皖剧为主要源头,一般认为,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黄梅采茶调,后经过“花鼓戏”“青阳调”“徽调”“京剧”等多种地方戏曲艺术的融合,于清朝中后期在安徽安庆地区逐渐成熟,并逐步发扬光大,成为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和中国知名剧种
黄梅戏的来源 扩展
黄梅戏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,流行于皖南安庆、湖北黄梅一带;是由山歌、采茶歌、扭秧歌等采茶女顺口溜溜出来的,由于音调自然好听,很快在当地传开,从农村到城里,人人都会唱几句,后来逐步演变成我国五大剧种之一。